“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黑料网今日大事件:黑料网今日大事件与热点全解析”
他是长城抗战的英雄
为何曾被骂成汉奸
他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为何总将“死”字挂在嘴边
在生命的尽头,他血染鄂西北
成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
牺牲的唯一一名集团军司令
新华网“重访抗战地标”报道组来到
湖北宜城和重庆
探访张自忠将军最后战斗和安葬的地方
寻找这位著名抗日将领
做出生死抉择的背后答案
张自忠像。新华社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
1
忍辱负重
步入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展厅内陈列着许多
张将军书信的复制品
无论是给亲人还是给部下
信中许多次都提到“死”字
而这样的心境
与他曾遭受误解的经历息息相关
张自忠书信复制品。图片截取自新华网视频《重访抗战地标|湖北宜城·我以我血荐轩辕》
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
日军向北平发起全面进攻
驻守的29军仓促间应战
部队伤亡较重
29军主力部队被迫撤往保定
张自忠像。来源: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为争取时间掩护29军撤退
时任该军38师师长的张自忠
接到上级命令留守北平维持局面
他毅然代理北平市市长与日军折冲
安排处理未及撤离的
29军伤兵、眷属等善后事宜
并拒绝了日方逼其通电独立的要求
由于公众对“留守谈判”策略不理解
再加上日军宣传歪曲事实
张自忠遭到舆论误解背负汉奸骂名
当时诸多报纸痛骂他“卖国变节”
这也是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光
张自忠任天津市市长时穿过的西装。新华网高民辉摄
面对攻击指责
张自忠只能隐藏起
内心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从那时起,“死”这个字
就频繁出现在他的话语和笔端
他决心用战死沙场
来为自己洗清误解
2
血战到底
从宜城市向东渡过襄河
驱车十几公里就来到南瓜店
这里是张自忠和部队被日军包围
殊死激战的地方
时值盛夏
这片战斗遗址已长满了茂盛的庄稼
当地政府在这里树立起许多雕塑
这些正是张自忠手枪营的士兵
他们紧握手枪,背负大刀
眼神坚毅,冲向敌人
仿佛带我们穿越回当年战斗的场景
宜城南瓜店战斗遗址,张自忠及部下曾在这里与日军激战。新华网史靖摄
1940年5月1日
枣宜会战正式打响
张自忠担任第33集团军总司令
兼任59军军长
战前,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官兵: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
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
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海不清,石不烂,
绝不半点改变!”
枣宜会战经过要图。新华社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提供)
会战打响后
日军攻势日趋猛烈
张自忠不顾部下再三劝阻
亲率部队东渡襄河与日军决战
部队将士大受鼓舞
经过数天激战,歼灭日军上千人
但由于无线电报被日军截获破译
张自忠部陷入重围
被日军包围在宜城南瓜店
南瓜店战斗示意图。新华网史靖摄
5月16日拂晓
日军在飞机、火炮支援下
向南瓜店及其两翼发起猛攻
张自忠部队伤亡惨重
他的左臂中弹
鲜血染红了军装
部下曾多次劝说张自忠撤离
却被他厉声拒绝
“今天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一定要血战到底”
宜城南瓜店战斗遗址,张自忠及部下曾在这里与日军激战。新华网史靖摄
在最后关头
张自忠被数十名卫兵
簇拥着转移至不远处的长山
殉难前,他留下遗言
“我力战而死
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良心平安”
3
壮烈殉国
从南瓜店行进大约五六公里
就来到十里长山
这里是张自忠殉国的地方
当地政府依托山势修建起一座
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
山脚下的牌坊
“英烈千秋”四字映入眼帘
宜城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新华网史靖摄
一级级阶梯顺着山势而上
从山脚到山顶
步道全长811米
总共1234级台阶
“811”对应着张自忠将军的出生日期
“1234”则象征着部队操练的口号声
宜城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新华网史靖摄
拾级而上
沿途的石卷上
刻着张将军多年来对部下和家人的话语
我们仿佛是沿着时间的河流
一页页阅读张将军的心路历程
行至半山腰
张自忠殉国地赫然出现在眼前
据资料记载
当地的百姓曾在此处
发现张将军的印章和一滩血水
如今,这里已经开满鲜花
张自忠将军殉国地。新华网史靖摄
时间回到1940年5月16日
日军战时资料记录下最后一幕
一名日本士兵端着刺刀向张自忠冲去
张将军从血泊中猛然站起
眼睛死死盯住他
这名日军竟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旁边的日军军官开枪命中张将军头部
那名日军士兵像是被枪声惊醒
端起刺刀向张将军刺去
他高大的身躯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张自忠逝世后一周年
59军将士为他在这里
修建起一座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长山次峰
寓意夺取抗战胜利还需再攀高峰
碑身由95块青石浇筑而成
寓意为59军之倒写
张自忠殉国处纪念碑。新华网史靖摄
背后矗立的护碑
修建于2014年
宽5米,高16米
代表张自忠将军殉国的日子
在山顶远眺
微风袭来,云雾缭绕
山中树立起许多风力发电的装置
山下的村庄,宁静祥和
4
祭奠忠魂
重庆,梅花山
山林之间,草木葱茏
守护着山中的静谧
张自忠将军就安葬在这里
重庆梅花山张自忠将军墓碑。新华网孙佳悦摄
张自忠牺牲后,国民政府震惊
38师师长黄维纲率领敢死队
冲入敌人的炮火
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的遗骸
宜昌军民护送张自忠将军灵柩至码头。来源: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因当时南京已被日军占领
国民政府下令
张自忠遗体被运往重庆
灵柩从宜昌登船时
10万军民护送灵柩至江岸
期间,日机三次飞临宜昌上空
但祭奠的群众却无一人躲避
张自忠将军灵柩运往重庆途中,各界代表在江岸致祭。来源:宜城市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1940年5月28日
灵柩抵达重庆储奇门码头
国民政府举行隆重的祭奠仪式
表彰张自忠将军一生勋绩
并于11月安葬于重庆梅花山
延安也为他举行追悼会
毛泽东题写挽词“尽忠报国”
周恩来称赞他: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
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长山巍巍埋忠骨,白云依依映后人
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
都有以将军的名字命名的街道
车水马龙,繁华似锦
张自忠跌宕起伏的一生
面对误解时坚守初心
深陷绝境中奋勇冲锋
用生命诠释“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
青山不语,英魂永存!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策划:车玉明 刘加文 李志晖
统筹:肖阳 刘洪
执行:牟彦秋 梁甜甜 董静雪 程淼
作者:史靖